“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年一度的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早已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大盛事。在辞旧迎新之际,系统回顾与总结一年来国内学界重点关注的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
对于我们整体把握学术动态、及时追踪理论前沿、深切感受时代脉搏,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意义。历年评选出的十大学术热点,则清晰记录了中国学术成长的轨迹,成为引领学术发展的风向标与指示器。
新近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既有关乎顶层设计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的理论课题,有关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学科建设问题,也有关乎国计民生、百姓期盼的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从林林总总的学术选题中撷大取精、钩玄提要,最终评选出的十大学术热点,的确反映了时代所需、人民之呼。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固然可以出于个人兴趣爱好,但自身的理论旨趣和学术祈向是否呼应了实践需要,是否满足了历史诉求,
能不能与时俱进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哲学思考与智慧支持,理应成为当代学人首先考虑的大问题、真问题。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学术热点、跟踪学术热点。
与此同时,由于学术热点起到风向标与指示器的作用,如何正确地看待学术热点,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术热点的作用,避免出现看到热点选题就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的非理性状况,也是学界需要格外关注的。
事实上,搞文化、做学术,是细火慢熬的事业,需要热,但不能太热。越是对学术热点的研究,越需要尊重学术研究内在规律,越需要热点恒做、热点深做、热点冷做,守正笃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热点恒做,首先是因为不少学术热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不应随着时效性的消减而退潮。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华民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至关重要的年份,
国内学界高度重视,不少学术期刊都将总结与回顾建党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作为选题的重点方向,纷纷开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集中刊发了大量高水准的研究成果。
进入2022年,这样的研究依然需要持续,而且亟待进一步加强。毕竟,同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创造的无比丰赡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相比,我们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如果学者只是因为看到某些期刊不再开设相关栏目便不再关注这方面研究,就不能拿出与厚重历史相称的研究成果,那就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亿万人民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轻忽。当然,热点恒做,还因为每一个学术热点都蕴蓄着巨大的理论含量,其所提出的现实问题,不少尚处于刚刚展开的状态,例如“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科技创新管理研究”
“数字时代劳动的哲学审视”等,都需要心无旁骛、持之以恒进行长期稳定的跟踪研究。
热点深做,是因为不少学术热点同时也是社会热点,为大众所普遍关注,人人都会有看法,研究的学者也很多,但要想推出有原创性的成果,则非深做不可。例如,近些年学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公平与正义”问题,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样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为后续研究积累了资料,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抬高了门槛,设立了屏障。
后人若想超越前贤的研究,说点前人没有说过的话,给出前人未曾设想的思路,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学术热点好谈,但想谈出新意,则难乎其难。因此,研究学术热点,
需要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精神,要做就把它做深做透。如果缺乏长期训练与持续积累,总是从头开始,就很难形成有特色的理论成果,也很难推出让人印象深刻的学术著作。
“学术之美,美在精致。”做学术研究最忌讳一哄而上,而应尊重学术规律,严守学术规范,切忌把富矿滥采成贫矿。
热点冷做,主要是因为学术热点研究者众多,竞争相对更加激烈,更容易导致焦虑与浮躁,学术热点提出的问题本身是热的,但研究者需要格外冷静,在从事学术热点的研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
甚至要对客观事实本身保持一种“冷峻”的态度与眼光,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钱钟书说,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讲的都是学术研究需要在安静、反思的环境中进行。特别是,原创性研究往往渊兮湛兮,精微而稚嫩,如果“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就像种树一样,不断地扒拉,反复地折腾,反倒有可能导致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所描述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因此,对学术热点进行原创性研究,要有足够的耐心,
既抬头看天,及时关注学界动态,又埋头种地,只问耕耘,少问收获。要相信“炼心伏气,道在其中”,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与不懈的上下求索,真正做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有着生动时代气韵、丰厚理论背景的原创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