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企业服务之乱象”,最理想的对策当然是把所有的服务都标准化,然后该写进刑法的写进刑法,该写进行政法的写进行政法,该写进民法的写进民法。不过这个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先有行业标杆企业,然后才会有行业标准,然后才会有国家标准,然后才可能会有刑法、行政法、民法的相关法律的形成。但是这些“理想”在现实中很难标准化,就好比婚姻
法无法明确规定夫妻间的例行公事的义务标准一样,谁也说不清楚。
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的准绳可以依靠,那就依靠道德约束和舆论监督。可是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可以信服的、第三方的、公立的、专注打假打乱的“企业服务之乱象”的监督和舆论平台。
没有法律规定的刻度、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第三方监督,剩下的就只有自己擦亮眼睛和可以依靠的对象了。擦亮眼睛需要自身的学习能力,然后才有独立的甄别和筛选能力,或者用
所依靠的对象的第三只眼睛,协助你跨过学习门槛,帮你实现甄别和筛选了。我们通过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一起分析分析各个阶段的对策。
经营一个生意如同经营一个家一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企业每天的开门七件事则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沉淀”、“安全”、“便捷”。
经营家和经营企业一样,都是要解决并满足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每个企业,每个家都和一个自然人一样,都是符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人的需要什么呢?当然是马斯洛的需求理
论:安全、生理、参与社会、受尊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这六个需求理论是有优选原则的,安全第一是常识(这个跟马斯洛的理论有点差异,我认为安全第一,他认为生理第一
,当然,肯定是他对。),以此类推,依次增加。
保证安全
个人和家,就是先有安全,人需要保证安全才会考虑是否需要满足肚子饿的生理需求。家,则应该有遮风避雨的住处,不会存在被危及生命的危险,才考虑是否能吃饱饭,活下去。
企业也相同,第一原则是不触犯法律底线,才考虑是否能开源、赚钱活下去;平常做好防范,构筑安全屏障,以防止安全漏洞而被攻击;如果受到恶意攻击危及生命安全,则需要企业
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或反击。如何防范,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反击...都有法律明文可以依照,也有专业人事可协助,无非是自己是否准确掌握法律刻度,无非求助的外力是否够专业
,无他。
生理需求
是否有饭吃,能否吃得饱,可否吃得好,则是解决安全问题之后的生理需求,人和家庭和企业都一样。个人,要去创造财富,才可以获得回报,都是付出劳动力和时间,以获得大地的
馈赠或雇主的回报,无他。家庭亦如此,不努力,没饭吃。无非,不同的个人或家庭因为勤奋程度、技能不同、选择的土地或平台不同、使用工具不同...而决定了赚钱的多寡而已。
企业更是如此,都说赚钱不是企业的目的,但是不会赚钱的企业活着也没有意义,因为赚钱是企业的基本技能。而赚钱活下去,大家都一样,除了付出的劳动力和时间外,除非是选择
的行业不同、选择的分工不同、选择的市场不同...而决定的,这些不同的因素很难因人而异。
但是,即使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分工、相同的市场,其所拥有的技能不同、经营的理念不同、合作上下游不同、选择的生产工具不同...这些则根据企业主的个人不同而不同。要努力做好
,除了企业主可以自己不断学习提升外,就是借助外力了。
只是各个领域的学习门槛有多高,是否值得自己去学习,有否学习的对象...这些决定了个人技能的高低,否则只有借助外力的支援了。
但是,借助的外力是否是真材实料,是否靠谱,是否值得依靠,有否选择的标准,有否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选择的平台或品牌,这个就有差异了。
如同家庭的吃饭需求,我们通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几乎都有能力判定哪种食物可以吃,哪种食物有毒了。即使,很多新的事物出现了,即使你没有学习的技能、没有可学习的平台或
者还来不及学习,起码你可以找到你信任的超市。因为超市是你值得信赖,可以依靠,可以免去你学习技能和学习需求的平台。企业也如此,不懂得学习,没有条件自己学习,那只有
找到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平台或品牌。当然,最好也是企业服务超市,可以解决你的基本需求、额外需求或可能的需求的。
当然,有可能你一直信任和依靠的品牌,可能是长期包装出来的,本来就道德崩塌的,那么你就要认倒霉了。比如,你一直信任的三氯氰胺三鹿奶粉一样,毁掉了多少家庭和可怜的孩
子。理论上说,社会大众的学习和甄别能力都没有办法发现这样的毒瘤,我们是很难要求一个普通家庭或普通人能掌握这个知识的。但是,另外一个理论就是,如果有一个专业的有技
术检验能力的奶粉超市,是否可能存在这个超市会替大众过滤掉这种可怕的事件呢?个人觉得逻辑是存在的。
企业服务也一样,也许某个领域的某个品牌是你一直信赖和依靠的,但结果却是可怕的。这种事情其实还屡见不鲜,各种庞氏骗局,各种E租宝,不就是央视等都参与包装出来的光鲜
亮丽包装品牌吗?但是,如果这类投资类产品,如果是通过权威的银行等金融超市来过滤一道呢?是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了?
当然,即使是一个可以帮你学习、甄别、筛选的超市,也必须是一个不会“店大欺客”的超市,并且必须做到童叟无欺。但,目前来看企业服务领域基本很难做到。大部分的个体品牌
或服务商,且不说都做不到“超市”级别,也做不到值得信赖或依靠。即使有部分品牌值得信任,也是小范围的。大部分的现象就是店大欺客,或利用信息不对称走“童叟无欺”的相
反道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过度消费客户”。
参与社会
满足了安全和生理需求,则需要参与社会了。人需要体面的衣着,才能走出去,才能参与社会活动,家庭亦如此。体面的参与社会,除了需要人的衣装,还需要人的内秀、举止、文化、
输出、社会给与...等等。还是需要学习,或有人给与正确的输灌传授。
企业想要体面的参与社会,则首先是参与市场的竞争,想要有利的竞争,同样需要企业的内秀和代表企业的思想和服务的输出、给与社会提供工作机会、创造税收等价值。这些同样的
需要我们前面阐述过的“学习理论”和“超市理论”。
如此,满足了“安全”、“生理”和“参与”的需求了,则个人或家庭或企业,就都达成了安身立命并体面得活着的需求了。
社会认可、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剩下的就是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了,而后是自我实现,再自我超越。如此,也均离不开“学习理论”和“超市理论”。不然也到处是坑,是乱象。
当然,很多人也懂得学习理论,但是他们学习的方式,往往是问一个过得比自己还惨的喷子,如此不但不是良策,而且是在给自己挖坑。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可超市理论,但是他们眼中的超市则是看谁更懂卖瓜,看谁更懂自夸,这就不是别人给你挖坑了,而是自己往坑里跳了。
林林总总,就这么多吧,认真看的就能悟出“对策”了。看不懂的就当我是一言堂,谦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