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大商家来说,七夕更是不容错过的借势营销好时机。节日意味着有更多关注度,关注度携带的流量不容小觑。商家们将节日和流量连接在一起,产生了节日借势营销。节日文化发展到现在,甚至有了“节日”约等于“购
物节”的趋势。
七夕,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次的会面之日,也被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在各大平台上,“七夕”相关的搜索在节前一周就已经达到了环比增长280%。发展到现在,七夕已经不单纯是情侣们的专属节
日了,单身人士也加入了这场节日狂欢。
用常规的思维看,七夕的主要消费人群,是恋爱中的男女、已经有伴侣的人们,不可否认,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营销对象。但是,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单身人数已经达到了2.4亿人,这很可能是七夕营销战役
上的“蓝海市场”,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来一个“反套路”营销。
1、个性化定制创意
①男性用户:男性的购买次数比较少,是理性主导购物行为的人群,一般在购买前会有一个明确的购买动机,带着这个强目的去购物。
利用销售技巧展现产品优势的商品不是他们想要的,属性、材料、功能等规格排列清晰的商品他们更加中意。花里胡哨的风格包装他们不太关注,简洁大方的包装更容易俘获他们的心。
②女性用户:她们的购物行为比较频繁,在选择一个品类之后会尽可能多得浏览完所有的商品,而且,女性是天生的传播者,因此,对于她们来说,通过货比三家、与商家讨价还价之后得到的最优价格选能给她们带来成就感和乐
趣。她们注重审美与时尚,对外表比较挑剔,商品呈现的视觉效果、给她们带来的感受能最大化地影响她们的购买决策。
以新消费品牌参半口喷的视频为例,介绍该口喷在使用后可以让口气更清新,帮助消费者在社交场合中呈现出一个比较精致完美的形象。
③单身人士:对于品牌来说,能从小众的角度为“劣势”群体找到营销的平衡点,不仅能与寻常的节日营销形成强烈的对比,还能脱颖而出。
单身人士没有具体的购物倾向性,在七夕节这个特殊的日期,甚至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为这个群体发声、正名,不仅可以收割一波好感度,还自带传播势能,提高品牌声量。比如花呗就“撑”了一把单身人士,在单身
人士普遍被戏谑的七夕节送来一份温情的问候。
2、套路与反套路
①女性用户:京东去年的七夕大数据显示,花、巧克力、传统配饰在消费者侧的欢迎度居高不下。这些热销的商品同时指向了同一个目标群体:女性。
有人甚至说过,没有一个女人不爱花。女性容易陷入感性的思维,购买商品时关注商品带来的个体感受多于实用价值。而鲜花表达的感情以及代表的美好寓意能够治愈工作、生活带来的疲惫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七夕期间,翡翠类等带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饰品的销量同比增长148%,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国产潮牌的呼声越来越高。
②男性用户:大多数男性在购买商品时,关注的是自身的需求,实用度高的产品更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性能、使用效果和商品的品质是他们所追求的。
而且,他们的好胜心较强,即便支付能力有限,但是仍然倾向于看起来上档次的商品,或者在一次冲动之后选择购买。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大牌商品更有吸引力。他们关注以电子产品、手表为代表性的、有参数的、贵价高档物品。
七夕从古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和购物文化相融合的节日,参与的年轻人与日俱增,如何在营销上把握大众用户和小众用户之间的平衡点,要求商家做到精准把握目标人群的消费需求,实现商家能
量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