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丰采网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深圳蓬勃兴起

来源:丰采网  作者:丰采网   2023-06-08 阅读:854

  

当前,人工智能(AI)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加速演进,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涌现的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布局人

工智能产业,抢抓发展先机。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有利于持续引领经济平稳增长。同时,也要避

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今年以来,多地在人工智能方面推出政策、谋划布局。

  5月31日,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同步发布首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统筹设立规

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着力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努力创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北京日前也发布两项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支持政策——《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

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鼓励与引导行业发展角度,围绕创新发展共性需求,进一步统筹资源,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自主技术体系建设及产业生态发展。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等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

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推动“补需方”改革,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通过政府采购、租用等方式使用民间投资的数据储存和算力资源;

通过科技创新券支持民营企业租用算力、存储资源;推动政府部门租用民间投资专用算力支持大语义学习、元宇宙、时空底图等专业场景应用。

  除一线城市外,多地还利用数据资源优势,把人工智能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李刚表示,贵州将加快提升算力服务水

平,推动公共数据资源高质量配置、高效益供给,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创新,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综合建

设新路子。

  发展具备现实基础

  人工智能发展有三大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保障算力的充分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数据显示,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数

量最多,近3年人工智能服务器采购数量最高,表现出强相关性。此外,多地也在提供公共算力,补充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志耘介绍,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大模型相关新研究、新产品竞相涌现。我国前

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各项部署为大模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产学研各方共同推动下,建立起涵盖理论方法和软硬件技术的体系化研发能力,大模型研发呈现

蓬勃发展态势。

  “深圳很早就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完善、高端资源集聚、技术深度融合、应用逐步铺开的发展格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二十

一世纪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想说。

  在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新场景的催生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深圳蓬勃兴起。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洪认为,智能科技的不断进步驱动汽

车产业加速变革。近年来,航盛电子推出一系列智能座舱方案,希望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安全且出行体验更优的解决方案。

  聚焦重点谋求突破

  大模型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实现跨越,未来仍有广阔的持续创新空间。赵志耘表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大模型创新提供了丰富场景和数据基础,人工智

能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各地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自身优势,聚焦重点和特色,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李想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综合性学科,需要实现从技术端到应用端的全面、融合、创新发展。深圳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明确,人工智能产业不仅着眼于关键

核心技术及领域发展,还将加强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基于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推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将进一步完善,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由此创造出智能时代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方法。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文先介绍,多年来,公司聚焦“算法芯片化”和“端云协同”,打造了物联感知汇聚、算法赋能服务、知识图谱构建

的全链式平台,构建起数字城市智能协同发展体系。公司今年着手组建大模型筹备组,致力于打造服务多场景多行业的大模型,以期为拓展行业应用、促进人工智

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算法平台支持。

      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布局一批前沿项目,技术创新实现新引领;推动一批国产替代,技术攻坚取得新突破;构建一批产业方阵,产业能级完成新跃升;塑造

一批示范标杆,场景赋能驱动新应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生态构建形成新成效。借力这“五新”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记者 杨学聪 杨阳腾 李 景 佘惠敏 吴秉泽)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